身边不少人都受打呼噜困扰,自己打影响他人休息,家人打又会吵得自己睡不好。大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就是:打呼噜的人怎么才能不打呼噜,还有打呼噜会不会遗传。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有明确答案,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说透,帮大家找到止鼾办法,也解开遗传的疑惑。
先说说第一个关键问题:打呼噜的人怎么才能不打呼噜?想要止鼾,得先知道自己为啥打呼,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,不然瞎试方法可能没啥用。
要是因为肥胖导致的打呼噜,那减肥就是最直接的办法。很多人脖子粗、下巴上有肉,喉咙周围堆积太多脂肪,气道就变窄了,一睡觉肌肉放松,气流通过窄气道就会发出呼噜声。不用一下子减几十斤,哪怕瘦个 10 斤 8 斤,气道周围脂肪少了,呼噜声就会小很多。平时可以少吃点高油高糖的炸鸡、奶茶,多吃蔬菜和鸡胸肉、鱼虾这些高蛋白的食物,每天抽半小时散散步、跑跑步,坚持两个月,不仅体重降了,呼噜声也会明显减轻。
要是习惯仰着睡打呼,那调整睡姿就行。仰睡的时候,舌头和软腭容易往下坠,堵着气道,改成侧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。刚开始不习惯侧睡的话,可以在睡衣后背缝个小口袋,里面放个网球,一仰睡就会硌得慌,自然而然就会翻身侧睡,慢慢就能养成侧睡的习惯。另外,枕头高度也很关键,太高或太低都会让脖子不舒服、气道不通畅,选一个能让颈椎自然放松的枕头,比如高度在 8-12 厘米的,也能帮着缓解打呼。
要是因为鼻子不通气才打呼,那得先把鼻子的问题解决了。比如有鼻炎、鼻窦炎的人,鼻子一堵就只能用嘴呼吸,气流从嘴里过就容易打呼。平时可以用生理盐水洗鼻,每天早晚各一次,把鼻腔里的分泌物冲干净,鼻子通了,打呼也会减轻。要是有鼻息肉、鼻中隔偏曲这些问题,光洗鼻可能不够,得去医院看看,必要时做个小手术,让鼻腔通畅了,打呼才能从根上缓解。
还有些日常小细节也能帮着止鼾。比如睡前别喝酒、别抽烟,酒精会让喉咙肌肉更放松,烟里的有害物质会刺激气道黏膜,都会加重打呼;睡前也别吃太饱,吃撑了肚子会顶着膈肌,影响呼吸,也可能让呼噜声变大;卧室里保持空气湿润,太干燥的空气会让气道黏膜干燥,也容易引发打呼,放个加湿器或者晾湿毛巾都能改善。
再说说大家关心的第二个问题:打呼噜会不会遗传?其实还真有可能遗传。要是家里父母、兄弟姐妹都打呼,那你打呼的概率会比别人高不少。这是因为遗传可能会影响气道的结构,比如有些人天生下颌比较小、扁桃体容易肥大,或者鼻腔结构有问题,这些先天条件就容易让气道变窄,从而引发打呼。
不过也不用太担心,遗传只是影响因素之一,不是说家里有人打呼,你就一定打呼。后天的生活习惯影响更大,比如前面说的肥胖、熬夜、抽烟喝酒,这些都会加重打呼。就算有遗传倾向,只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,比如保持健康体重、不熬夜、睡前不喝酒,也能减少打呼的概率,甚至不打呼。
问:晚上打呼特别响,会不会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?
肯定会影响。打呼的时候气道不通畅,睡眠质量会特别差,就算睡了八九个小时,也像没睡够一样。白天容易犯困、没精神,上班或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也会下降,严重的话还可能在开车、走路的时候突然犯困,有安全隐患。要是长期这样,还可能影响情绪,变得容易烦躁、焦虑。
问:用市面上的止鼾喷雾有用吗?能不能长期用?
市面上的止鼾喷雾,有些是通过润滑气道黏膜、减轻振动来缓解打呼,对轻微打呼可能有点效果,但只能暂时缓解,不能根治。而且要注意,很多止鼾喷雾含有药物成分,长期用可能会有副作用,比如刺激气道黏膜,或者让身体产生依赖。要是想长期用,最好先咨询医生,看看自己的情况适合不适合,别盲目购买使用。
问:孩子长期打呼,除了影响睡眠,还会有其他危害吗?
孩子长期打呼危害可不小。除了睡不好、白天没精神,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。孩子在深度睡眠时会分泌生长激素,打呼会让深度睡眠减少,生长激素分泌不足,就可能导致身高、体重增长比同龄孩子慢。另外,长期用嘴呼吸还会影响面部发育,比如导致上颌骨变长、牙齿排列不齐,形成 “腺样体面容”,对孩子的颜值和口腔健康都不好。所以发现孩子长期打呼,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。
其实打呼不是小问题,长期忽视不仅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睡眠,还可能危害健康。只要找到打呼的原因,针对性调整,比如减肥、改睡姿、治鼻腔问题,大部分人的呼噜声都能缓解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:你们有没有被打呼噜困扰过?试过调整睡姿、减肥这些方法吗?效果怎么样?要是对打呼噜的止鼾办法或遗传问题还有疑问,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交流,帮更多人摆脱打呼噜的烦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