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健身的世界里,人们总会关注各种身体指标,臂围就是其中之一。很多人都好奇 35 臂围处于什么水平,拥有 35 的臂围能叫细狗吗?其实,这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,不能仅看单一的数值。
35 臂围的水平如何,要先考虑测量时的状态。如果是曲臂测量,此时肌肉处于收缩状态,35 厘米的臂围对于不同人群意义不同。对于成年男性而言,若体脂率在正常范围(通常男性体脂率在 15% 以下),曲臂 35 厘米的臂围已经超过了不少普通男性,在人群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,能看出一定的训练痕迹。而如果是直臂测量,肌肉处于放松状态,35 厘米的臂围对于男性来说,可能就只是中等水平,不算特别突出。
对于女性来说,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影响,肌肉量相对男性较少,整体体型也偏小。所以,无论是曲臂还是直臂测量,35 厘米的臂围都算是比较可观的,在女性群体中属于偏粗的水平,远远算不上细狗。
除了测量状态,性别、体脂率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 35 臂围的判断。就像前面提到的,性别差异会导致臂围的标准不同。
而体脂率同样关键,如果一个人体脂率较高,35 厘米的臂围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脂肪堆积造成的,并非肌肉发达,这种情况下,即便臂围达到 35 厘米,也不能说明其强壮,甚至可能给人一种虚胖的感觉,但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细狗,因为细狗更多指的是肌肉量少、体型纤瘦的状态。只有当体脂率合理,臂围主要由肌肉构成时,35 的臂围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定的力量感。
身高和体重也会对 35 臂围的评价产生影响。一个身高较高、体重较大的人,其骨架较大,35 厘米的臂围可能只是与整体体型相匹配,并不显得格外粗壮;而对于身高较矮、体重较轻的人来说,35 厘米的臂围可能会让手臂看起来更为粗壮有力。
那 35 的臂围能叫细狗吗?“细狗” 一般形容的是那些体型纤瘦、肌肉量少、力量较弱的人。如果是体脂率正常,35 厘米的臂围由肌肉支撑,那么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,都不能称之为细狗。尤其是男性,曲臂 35 厘米且体脂正常的话,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肌肉量,有明显的力量感,和细狗完全不沾边。即便是直臂 35 厘米,只要体脂合理,也算不上细狗。
不过,要是 35 厘米的臂围是因为体脂率过高,脂肪堆积形成的,肌肉量很少,那这样的手臂可能看起来不够结实,但也不能直接等同于细狗,因为细狗更强调的是整体的纤瘦和肌肉匮乏。
关注 35 臂围的水平及是否算细狗,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,也能为健身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。
臂围和力量是完全对应的吗?
并不是。臂围只是一个外在的数值,力量大小还和肌肉质量、神经控制能力、动作技巧等有关。有些人臂围不算特别大,但肌肉密度高、神经调动能力强,力量可能很出色;而有些人臂围较大,若体脂率高,肌肉量少,力量可能并不强。
通过哪些训练能有效增加臂围?
可以进行针对手臂肌肉群的训练,比如杠铃弯举、哑铃臂屈伸、锤式弯举等,这些动作能有效刺激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等。同时,要保证训练的强度和频率,循序渐进地增加负重,给肌肉足够的刺激,促进肌肉生长。
臂围的增长和饮食有关系吗?
关系很大。肌肉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,尤其是蛋白质,它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。训练后及时补充鸡蛋、牛奶、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同时搭配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,能更好地促进臂围增长。
看完这些,相信大家对 35 臂围的水平以及是否算细狗有了一定的了解。你对自己的臂围有什么看法,或者在增肌练臂围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,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