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里不少人,尤其是孩子,突然喊耳朵疼,还可能发烧、听力变模糊,去医院检查后,医生常说这是急性中耳炎。其实急性中耳炎:定义与最佳治疗方法解析里,先搞懂它是什么,才能知道怎么治最有效,避免炎症加重引发其他问题。
首先得弄明白,急性中耳炎是什么?简单说,它就是中耳部位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,大多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。咱们的中耳像个小空腔,和鼻腔、喉咙之间有个叫 “咽鼓管” 的通道连着。比如感冒、鼻炎发作时,鼻腔或喉咙里的细菌、病毒会顺着咽鼓管爬进中耳,在里面 “捣乱” 引发炎症;还有孩子咽鼓管比较短、直,细菌更容易进去,所以小孩比成人更容易得急性中耳炎。
急性中耳炎发作时,症状其实很明显。最常见的就是耳朵疼,疼起来可能是一阵一阵的,也可能是持续疼,有的时候疼得厉害,孩子会哭闹不止、抓耳朵;还会伴有发烧,体温可能升到 38.5℃以上,甚至超过 39℃;另外,耳朵里可能会有闷胀感,听声音像隔了一层东西,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耳鸣,少数人炎症加重,鼓膜穿孔后,耳朵还会流出淡黄色的脓液。这些症状出现后,及时判断是不是急性中耳炎很关键,这也是急性中耳炎:定义与最佳治疗方法解析里,大家需要先掌握的知识点。
知道了急性中耳炎是什么,接下来更重要的是,急性中耳炎治疗最佳方法是什么?其实没有 “绝对唯一” 的最佳方法,而是要根据病情轻重,结合 “控制感染、缓解症状、预防并发症” 三个目标来制定方案,这也是急性中耳炎:定义与最佳治疗方法解析的核心内容。
首先,控制感染是基础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,医生通常会开口服抗生素,比如阿莫西林、头孢类药物。一定要按医生说的剂量和天数吃,别觉得耳朵不疼了就擅自停药,不然细菌没被彻底消灭,容易反复,还可能产生耐药性。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,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,靠身体自身免疫力就能恢复,医生会建议多休息、多喝水,帮助身体对抗病毒。
然后,缓解症状也很关键。耳朵疼得厉害时,医生会推荐用止痛药,比如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,不仅能止痛,还能帮助退烧,大人小孩都能用,但要注意按年龄和体重控制剂量。另外,用滴耳液也能缓解疼痛和炎症,比如含有局部麻醉成分的滴耳液,能快速减轻耳痛,还有抗生素滴耳液,适合鼓膜穿孔、有脓液流出的情况,能直接作用在中耳,帮助消炎。
最后,护理辅助不能少。治疗期间要注意耳朵别进水,洗澡、洗头时可以用耳塞或干净的棉球堵住外耳道口;擤鼻涕时别太用力,也别同时捏住两个鼻孔擤,避免鼻腔里的分泌物挤到咽鼓管,加重中耳炎症;饮食上清淡点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,补充维生素,帮助身体恢复。如果是孩子得急性中耳炎,睡觉时可以把上半身垫高一点,减少中耳的压力,缓解耳朵疼。
不过要注意,要是急性中耳炎没及时治疗,或者治疗不彻底,可能会变成慢性中耳炎,甚至引发鼓膜穿孔、听力下降等问题,所以出现症状后,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,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,才是最稳妥的。
很多人在面对急性中耳炎时,还会有不少疑问,下面就解答几个关注度高的问题:
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,能坐飞机吗?
不建议在急性中耳炎发作期间坐飞机。飞机起飞和降落时,机舱内气压变化很大,会让中耳里的压力无法及时平衡,加重耳朵疼,甚至可能导致鼓膜穿孔。如果已经买了机票,最好先去医院看医生,要是炎症比较轻,医生可能会开些缓解耳压的药物;但如果炎症严重,耳朵疼得厉害,还是建议改签,等急性中耳炎彻底治好后再坐飞机,一般治疗好 1 - 2 周后,中耳功能恢复正常,就可以正常乘坐了。
急性中耳炎治好后,听力能恢复吗?
大部分人治好后听力都能恢复。急性中耳炎发作时,中耳里有炎症和积液,会影响声音传导,导致听力下降,这种听力下降大多是暂时的。只要及时治疗,炎症消退、中耳积液吸收后,听力就会慢慢恢复正常。但如果炎症拖延时间长,或者反复发作战,可能会对鼓膜、听小骨造成损伤,导致听力难以完全恢复,所以一旦确诊急性中耳炎,一定要积极治疗,别耽误病情。
急性中耳炎会传染吗?
急性中耳炎本身不直接传染,但引发它的病原体可能传染。比如导致急性中耳炎的细菌或病毒,可能会通过咳嗽、打喷嚏、共用毛巾等方式传播给别人,别人感染后可能先得感冒、鼻炎,再进一步引发急性中耳炎。所以家里有人得急性中耳炎,尤其是因为感冒引发的,要注意勤洗手、多通风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,避免病原体扩散,减少家人被传染的风险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,你或家里的孩子有没有得过急性中耳炎?当时是怎么发现症状的?治疗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?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。如果还有关于急性中耳炎预防、护理的疑问,也欢迎留言,咱们一起交流,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急性中耳炎,掌握最佳治疗方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