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发现头皮爱出油还掉发,查资料时一会儿看到 “脂溢性脱发”,一会儿又冒出 “雄性激素脱发”,难免犯迷糊:脂溢性脱发和雄性激素脱发一样吗?脂溢性脱发和雄脱有什么区别? 其实这俩概念既有关联又有不同,今天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,避免调理时走弯路。
先说说两者的 “关联”。很多人以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脱发类型,其实不然 —— 雄性激素脱发是医学上更准确的名称,而脂溢性脱发是过去根据 “头皮出油多” 这个伴随症状起的俗称,本质上大部分被称为 “脂溢性脱发” 的情况,都属于雄性激素脱发的范畴。简单说,雄性激素脱发是 “根”,脂溢性脱发更像是对 “症状表现” 的描述,就像有人把 “感冒” 叫 “流鼻涕感冒” 一样,核心问题还是感冒,只是多了个症状描述。
再讲关键的 “区别”,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。
第一个是命名依据不同。雄性激素脱发的命名,是因为它的核心诱因是 “雄激素异常”—— 我们体内的睾酮会转化成双氢睾酮(DHT),这种物质会攻击毛囊,让毛囊慢慢变小、萎缩,头发就会变细、变软,最后脱落。而脂溢性脱发的命名,是因为这类脱发人群大多伴随 “头皮出油多” 的情况,比如刚洗完头没半天,头皮就油得发亮,还可能有头屑、头皮痒,所以过去就根据这个明显的症状来命名,但其实出油多是 “结果” 不是 “原因”,是雄激素旺盛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的,不是出油直接引起了脱发。
第二个是症状侧重不同。虽然两者常同时出现,但雄性激素脱发更侧重 “脱发模式”—— 男性多是前额发际线后移,形成 “M 型”,或者头顶头发稀疏;女性则是头顶头发弥漫性变稀,发缝变宽,发际线基本不变。而脂溢性脱发描述时,会更强调 “头皮状态”,比如 “头皮油得快、头屑多,还掉头发”,重点在 “油” 和 “脱” 的结合,对脱发的具体形态描述没那么明确。
第三个是涵盖范围不同。雄性激素脱发是一个明确的医学诊断,只要是 DHT 导致的毛囊萎缩性脱发,都归在这个类别里,不管头皮是否出油多。而脂溢性脱发的范围相对窄一些,只涵盖了雄性激素脱发中 “伴随明显出油” 的那部分情况。比如有些男性雄性激素脱发,但头皮出油不算多,这种情况就更适合叫 “雄性激素脱发”,而不是 “脂溢性脱发”;但如果头皮又油又脱发,那两种说法都能对应,但从医学角度,雄性激素脱发的表述更准确。
搞清楚两者的关系和区别,调理时才能选对方向。不管是哪种说法对应的脱发,核心都是对抗 DHT、保护毛囊,常见的调理方法其实是通用的 —— 比如用含酮康唑的控油洗发水减少头皮油脂和真菌,外用米诺地尔溶液刺激毛囊生长,男性还能在医生指导下吃非那雄胺减少 DHT 生成。同时要注意少熬夜、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,这些都会加重雄激素紊乱和头皮出油,让脱发更严重。
热门问题解答
头皮不出油,也会是雄性激素脱发吗?
会的。雄性激素脱发的核心是 DHT 攻击毛囊,头皮出油只是雄激素旺盛带来的 “附加症状”,不是必需症状。有些人体质偏干,即使雄激素异常,头皮出油也不多,但毛囊还是会被 DHT 影响,出现头发变稀、脱落的情况,这种就属于 “非脂溢性的雄性激素脱发”,调理时重点还是放在对抗 DHT 上,不用过度追求控油。
女生有雄性激素脱发吗?为什么总被说成脂溢性脱发?
女生当然有雄性激素脱发,而且发病率不低。女生体内也有雄激素,只是量比男性少,当雄激素水平相对过高,或者毛囊对 DHT 敏感时,就会出现脱发,主要表现为头顶头发稀疏,发缝变宽。之所以常被说成脂溢性脱发,是因为女生雄性激素脱发时,大多会伴随头皮出油增多的情况,大家更容易注意到 “油” 这个症状,就习惯性用 “脂溢性脱发” 来称呼,其实本质还是雄性激素脱发。
分不清自己是脂溢性脱发还是雄性激素脱发,该怎么判断?
最简单的方法是看 “核心表现”:如果脱发同时,头皮明显出油多、头屑多、偶尔痒,那大概率是常说的脂溢性脱发(本质还是雄性激素脱发的一种);如果脱发但头皮出油不多,甚至偏干,那直接归为雄性激素脱发更准确。不过最稳妥的还是去医院皮肤科做毛囊检测,医生会根据毛囊状态、激素水平和头皮情况,给出明确诊断,避免自己判断出错,耽误调理。
其实不管是叫脂溢性脱发还是雄性激素脱发,关键是找到核心问题 ——DHT 对毛囊的影响,早发现、早用对方法,就能有效控制脱发。很多人因为分不清名称,盲目用控油洗发水或者偏方,反而没效果,就是因为没抓住核心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:你之前有没有分不清这两种脱发的情况?有没有因为叫错名称,用错过调理方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,咱们一起交流,帮更多人搞懂脱发问题,少走弯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