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孕姐妹做卵泡监测时,常会在报告上看到 “ROV” 这样的字母,也有人一开始就犯迷糊:“卵泡监测挂什么科?” 其实这俩问题都不难,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,让你下次去医院做监测时少走弯路。
先说说大家好奇的 “卵泡监测 rov 是什么意思?” 其实 ROV 不是什么复杂术语,就是 “右侧卵巢” 的英文缩写,全称是 Right Ovary。同理,要是看到 “LOV”,就是 “左侧卵巢”(Left Ovary)的意思。医生做卵泡监测时,会分别观察两侧卵巢里卵泡的情况,所以报告上会用 ROV 和 LOV 来区分,方便记录两侧卵巢里卵泡的数量、大小和发育状态。
比如报告上写 “ROV 内见 1 个优势卵泡,直径约 12mm”,意思就是右侧卵巢里有一个发育比较好的卵泡,大小大概 12 毫米;要是写 “LOV 内未见明显优势卵泡”,就是左侧卵巢目前还没看到发育突出的卵泡。大家不用看到英文缩写就紧张,记住 ROV 对应右侧、LOV 对应左侧,拿到报告后结合医生的解释,就能清楚知道自己两侧卵巢的卵泡情况了。
再来讲 “卵泡监测挂什么科?” 不同医院的科室设置可能有点不一样,但大多分为两种情况,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就行。
最常见的是挂 “妇科”。不管是综合医院还是妇幼保健院,妇科都能做卵泡监测,尤其是平时就在妇科做备孕检查、调理月经的姐妹,直接挂妇科号,找熟悉自己情况的医生开监测单,后续还能让医生结合监测结果给备孕建议,比如什么时候安排同房、要不要调理卵泡发育,一条龙下来很方便。
还有一种是挂 “生殖科”。要是医院有专门的生殖科(比如生殖医学中心、不孕不育科),优先选这个科室更好。生殖科医生更专注于备孕和辅助生殖相关的诊疗,对卵泡监测的把控更精细,比如会根据你的月经周期精准计算第一次监测时间,监测过程中也会更细致地跟踪卵泡发育速度,还能结合激素水平调整方案,特别适合备孕时间久没成功、或者有排卵问题的姐妹。
另外要提醒大家,挂号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,减少麻烦。比如提前在医院的公众号上预约挂号,选好妇科或生殖科,备注 “备孕监测卵泡”,这样到医院后直接取号就行,不用现场排队等太久;要是不确定挂哪个科,挂号前可以问一下医院的导诊台,导诊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合适的科室,避免挂错号白跑一趟。
做卵泡监测时,除了搞清楚 ROV 的意思和挂什么科,还有些小细节能让监测更顺利。比如第一次去监测时,记得跟医生说清楚自己的月经周期,比如 “我平时 28 天来一次月经,这次月经是 1 号来的”,医生能更准确地安排第一次监测时间;拿到有 ROV、LOV 的报告后,不用自己纠结数据,直接问医生 “我右侧卵巢的卵泡发育正常吗?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监测?”,医生会用你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,不用自己瞎琢磨。
热门问题解答
做卵泡监测时,ROV 和 LOV 的卵泡数量不一样正常吗?
很正常,大多数人的两侧卵巢卵泡数量本来就不是完全对称的。比如有的周期右侧卵巢有 2-3 个小卵泡,左侧只有 1 个,只要两侧卵巢里能长出 1 个优势卵泡(直径超过 10mm),并且能正常发育成熟排卵,就不影响备孕。只有当两侧卵巢卵泡数量都特别少(比如每侧都少于 3 个),或者都没有优势卵泡时,才需要跟医生沟通,看看要不要进一步检查。
挂妇科做卵泡监测,和挂生殖科有区别吗?需要特意选生殖科吗?
区别主要在医生的侧重点上。妇科医生会兼顾月经调理、妇科炎症等问题,卵泡监测是其中一项服务;生殖科医生则专门围绕 “受孕” 展开,除了监测卵泡,还会结合你的激素水平、男方精液情况等,给出更全面的备孕指导。如果你的月经规律、没有备孕困难,挂妇科监测完全够用;如果备孕超过 1 年没成功,或者月经不规律、有排卵异常,建议挂生殖科,能得到更针对性的帮助。
第一次做卵泡监测,需要提前准备什么?用不用空腹或憋尿?
不用空腹,监测当天正常吃饭就行,空腹反而可能让你在等待时低血糖不舒服。憋尿与否要看做哪种 B 超:如果做腹部 B 超,需要提前 1 小时左右喝 500-800 毫升温水,等有明显尿意了再检查,这样膀胱撑起来才能看清卵巢;如果做阴超,就不用憋尿,反而要提前排空膀胱,检查时更清晰也更舒服。另外,建议穿宽松的裤子或裙子,方便检查时穿脱,减少尴尬。
其实卵泡监测里的这些小疑问,只要提前弄清楚,就能让整个过程更顺畅。不用因为看到 “ROV” 这样的缩写就紧张,也不用纠结挂哪个科,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对科室,跟医生多沟通,就能轻松搞定监测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,你们第一次做卵泡监测时,有没有遇到过 “看不懂报告缩写” 或者 “挂错科” 的情况?后来是怎么解决的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给其他刚准备做监测的姐妹一点参考,咱们一起顺利备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