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月那几天,不少女生都会被痛经折磨得坐立难安 —— 小腹坠痛、腰酸痛,严重的时候还会恶心呕吐、冒冷汗,连正常上班上学都受影响。其实想缓解痛经不用硬扛,掌握一些靠谱的方法和偏方,就能舒服很多。今天就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:治痛经有什么好方法?治痛经的偏方有哪些? 全是日常能轻松做到的,赶紧记下来。
先说说治痛经的好方法,这些都是经过很多人验证的,简单又有效。
第一个方法是 “保暖”。很多女生痛经是因为子宫受凉,气血运行不畅,所以保暖一定要做到位。特殊期别穿露腰、露肚脐的衣服,就算天热也尽量穿长袖或小外套护住腰腹;晚上睡觉可以在腰上贴个暖宝宝,或者用热水袋敷小腹,温度以自己觉得温暖不烫为宜,敷个 15-20 分钟,坠痛感会明显减轻。要是觉得热水袋麻烦,也可以买个充电的暖宫腰带,戴在腰上走到哪暖到哪,特别方便。
第二个方法是 “调整饮食”。这几天别嘴馋吃生冷的东西,像冰淇淋、冰奶茶、生鱼片这些都要忍住,不然会加重宫寒,让痛经更厉害。可以多喝温热的饮品,比如红糖姜茶 —— 抓一小把红糖、3-4 片生姜,加开水煮 5 分钟,趁热喝下去,能驱寒暖宫,促进经血排出;也可以喝红枣桂圆茶,补气血的同时还能缓解疲劳,喝完整个人都暖暖的。另外,多吃点温热的主食,比如小米粥、南瓜粥,别吃太辣、太油的食物,减轻肠胃负担,也能间接缓解痛经。
第三个方法是 “适度活动”。很多人痛经时就想躺着不动,但其实轻微的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,帮子宫 “减负”。比如饭后散散步,慢走 10-15 分钟;或者在家做简单的拉伸,像猫式伸展、靠墙站立,动作幅度别太大,以身体不疼为前提。要是疼得实在厉害,就别勉强,乖乖躺着休息,等痛感缓解再慢慢活动。
再来说说治痛经的偏方,这些偏方材料常见,操作简单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。
第一个偏方是 “艾叶泡脚”。去药店买一小把干艾叶,加适量水煮 10 分钟,放凉到 40℃左右,泡脚 15-20 分钟,水位没过脚踝就行。艾叶能温经散寒,坚持泡 2-3 天,痛经会轻很多。不过要注意,泡脚后及时擦干脚,别受凉,不然就白泡了。
第二个偏方是 “益母草煮鸡蛋”。取 15 克益母草、2 个鸡蛋,加两碗水一起煮,等鸡蛋熟了剥壳再放回锅里煮 5 分钟,吃鸡蛋喝汤。益母草是调理月经的常用食材,能活血调经,缓解痛经,每周吃 1-2 次,对改善经期不适很有帮助。
第三个偏方是 “按压合谷穴”。合谷穴在手背虎口处,食指和拇指之间的凹陷里。痛经时用拇指用力按压这个穴位,每次按 3-5 分钟,感觉有酸胀感就行,能暂时缓解疼痛。要是自己按不方便,也可以让家人帮忙,简单又不用花钱。
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些方法和偏方更适合 “原发性痛经”—— 也就是没有器质性问题,单纯因为宫寒、气血不畅引起的痛经。要是痛经越来越严重,比如疼到冒冷汗、晕倒,或者月经周期变得不规律、经血里有大块血块,就得及时去医院检查,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等问题,别耽误治疗。
问:每次痛经都吃止痛药,会不会有副作用?
偶尔吃一次没问题,但别长期依赖。常用的痛经止痛药比如布洛芬,短期吃能快速缓解疼痛,副作用比较小;但要是每次都吃,可能会让身体产生耐药性,以后再吃效果就不明显了,还可能刺激肠胃,导致胃疼、恶心。建议先试试保暖、食疗这些方法,实在疼得受不了再吃,而且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药,别自己随便买。
问:生完孩子后,痛经真的会消失吗?
不一定,得看痛经类型。如果是原发性痛经,生完孩子后子宫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,宫颈口变宽松,经血排出更顺畅,痛经确实可能减轻甚至消失;但如果是继发性痛经,比如由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炎引起的,生完孩子后痛经可能还会存在,甚至加重。所以别指望 “生孩子治痛经”,有问题还是要及时调理或治疗。
问:十几岁的小姑娘痛经,能吃益母草、红糖姜茶这些吗?
可以的。小姑娘痛经大多是原发性的,红糖姜茶能暖宫驱寒,益母草煮鸡蛋能调理月经,都比较温和,不会有副作用。不过要注意,红糖别放太多,不然容易长胖;益母草也别天天吃,经期前后吃几次就行。要是痛经严重,还是要告诉家长,带孩子去医院看看,排除其他问题。
其实痛经不是 “忍忍就过去” 的小事,长期忽视会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。大家可以多试试上面的方法和偏方,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方式,慢慢调理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:你们平时痛经都是怎么缓解的?有没有试过特别好用的小方法或偏方?要是对治痛经还有其他疑问,比如不知道自己是哪种类型的痛经,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交流经验,帮更多女生轻松度过特殊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