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到了吃蟹的季节,肉蟹总能凭扎实的肉质圈粉不少人,不管是清蒸、爆炒还是做避风塘,一口下去满是鲜甜,特别解馋。但很多朋友买蟹的时候会好奇:肉蟹是什么蟹?肉蟹是海水还是淡水? 毕竟搞清楚这些,不仅能买到对的蟹,做出来的菜也更对味,今天就用咱们日常聊天的话,把肉蟹的这些事儿说透,让大家吃蟹吃得明明白白。
先聊聊肉蟹是什么蟹?其实咱们常说的肉蟹,不是某一种蟹的专属名字,而是对 “肉质饱满、蟹肉多” 的蟹的统称,不过在市面上,最常见的肉蟹大多指的是 “青蟹” 里的雄蟹。
青蟹是个大家族,里面有锯缘青蟹、拟穴青蟹等品种,而雄青蟹因为生长过程中会积累更多蟹肉,蟹钳和蟹壳里的肉都特别厚实,所以被大家叫做 “肉蟹”。这种蟹的个头通常不小,外壳颜色偏青灰色,蟹钳粗壮有力,拿在手里沉甸甸的,一看就知道肉多。跟咱们熟悉的大闸蟹比,肉蟹的优势在于蟹肉更扎实,不管是蟹身还是蟹钳,都能剥出不少肉,尤其适合喜欢吃蟹肉的朋友,不管是直接吃还是做蟹粉、蟹肉煲,都特别过瘾。
再说说大家关心的肉蟹是海水还是淡水?答案很明确:肉蟹是海水蟹,而且是典型的暖水性海水蟹类。它主要生活在近海的浅海区域,比如河口、港湾、潮间带这些地方,这些地方的海水盐度适中,还有丰富的小鱼、小虾、贝类当食物,特别适合肉蟹生长。咱们平时买到的肉蟹,要么是从海里捕捞的,要么是人工海水养殖的,绝对不是淡水养出来的。
也正因为生活在海水里,肉蟹自带海水的鲜甜味,清蒸的时候不用加太多调料,只放一点姜葱去腥,就能吃出它本身的鲜甜,要是用淡水煮或者把它放进淡水环境,反而会影响它的存活和口感,所以买回家的肉蟹,处理的时候用清水冲洗就行,可别用淡水长时间浸泡。
搞懂了肉蟹的 “身份”,咱们买肉蟹、吃肉蟹也能更有技巧。买肉蟹的时候,要挑那些活蹦乱跳的,用手碰一下蟹钳,能快速夹回来的,说明活力足;再看看蟹壳,要选外壳完整、没有破损,按压蟹壳感觉硬实的,这样的蟹肉才饱满;还可以翻过来看看蟹脐,雄蟹的蟹脐是尖的,而且脐部周围没有太多空隙,说明肉质紧实。
另外,肉蟹的季节感也挺强,每年 4-5 月和 9-10 月是肉蟹最肥美的时候,这时候的肉蟹不仅肉多,部分雌蟹还会有蟹黄,吃起来更满足。
下面跟大家分享几个平时问得特别多的问题,都是吃肉蟹时大家常纠结的:
肉蟹和膏蟹有什么区别?买哪种更好?
肉蟹和膏蟹其实都属于青蟹,主要区别在性别和口感 —— 肉蟹是雄青蟹,主打蟹肉多、肉质扎实;膏蟹则是成熟的雌青蟹,除了蟹肉,还有满满的蟹黄,蟹黄细腻醇香,各有各的风味。如果喜欢吃纯蟹肉,就选肉蟹,适合爆炒、做避风塘;如果喜欢蟹黄的香润,就选膏蟹,清蒸或者做膏蟹豆腐最合适。不过膏蟹的价格通常比肉蟹贵一点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预算选。
肉蟹买回来怎么保存,能放多久?
如果当天吃不完,要先把肉蟹的蟹钳用绳子绑好,避免它乱爬受伤,然后找一个干净的盆,底部铺一层湿毛巾(别用太湿的,拧到半干),把肉蟹放在上面,再盖一层湿毛巾,放进冰箱冷藏层(温度控制在 5-8℃)。这样保存的话,一般能放 2-3 天,每天记得把毛巾喷点水保持湿润,避免蟹缺水变干。要注意别把肉蟹放进冷冻层,冷冻会让蟹肉变柴,口感差很多。
吃不完的熟肉蟹,第二天怎么加热才好吃?
熟肉蟹第二天加热,建议用清蒸的方式:把蟹壳朝上放在盘子里,淋一点料酒或者温水,再放几片姜,蒸锅上汽后放进去蒸 5-8 分钟,直到蟹彻底热透就行。别用微波炉加热,微波炉加热容易让蟹肉变干、变柴,也别用油炸,会让蟹肉失去原本的鲜味。加热后的熟肉蟹要尽快吃完,别反复加热,不然不仅口感变差,营养也会流失。
以上就是关于肉蟹是什么蟹?肉蟹是海水还是淡水? 的详细解答,希望能帮大家解锁更多吃蟹的乐趣。大家平时最喜欢用肉蟹做什么菜?或者还有其他关于肉蟹的疑问,比如怎么快速剥肉蟹壳,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交流,把肉蟹吃得更明白、更美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