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逛菜市场,不少朋友都会问:秋葵是什么季节的?毕竟不管吃啥菜,咱都想选当季的,新鲜又有营养,秋葵也不例外。而且除了应季时间,大家还特关心秋葵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有哪些,毕竟现在都讲究吃的健康、吃的明白。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唠透秋葵,从啥时候吃最好,到它有啥好处,全给大家说清楚。
先聊聊大家最关心的 —— 秋葵是什么季节的?其实秋葵是典型的夏季蔬菜,正常情况下,每年的 6 月到 9 月是秋葵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。这时候的秋葵刚从地里摘下来,嫩得能掐出水,颜色是鲜亮的青绿色,摸起来表面的小绒毛也很柔软,不管是炒着吃、凉拌还是做汤,口感都特别好,脆嫩又带着点清甜。
要是过了这个季节,比如冬天想吃秋葵,就只能买大棚种植的了。虽然也能买到,但口感会差不少,要么偏老嚼不动,要么没味儿,营养也不如当季的足。所以想吃到最好吃的秋葵,建议大家还是在夏季的时候多买点,趁新鲜吃。而且夏季天气热,容易没胃口,秋葵做法多样,还能补充营养,正好适合夏天吃。
再说说秋葵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有哪些,这可是秋葵的 “闪光点”。先从营养说起,秋葵里的好东西可不少。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比如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A,维生素 C 能帮着增强抵抗力,夏天吹空调多,容易感冒,多吃点秋葵能少生病;维生素 A 对眼睛好,经常看手机、看电脑的人,吃秋葵能缓解眼睛疲劳。
除了维生素,秋葵里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,这东西对肠道特别友好。现在很多人因为久坐、吃的油腻,容易便秘,每天吃点秋葵,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,帮着顺畅排便,解决便秘的烦恼。另外,秋葵里还有一种叫 “黏蛋白” 的成分,可能有人觉得吃起来黏糊糊的不习惯,但这种成分能保护胃黏膜,平时胃不好、容易胃疼的人,多吃点秋葵对胃有好处。
至于秋葵的功效与作用,除了上面说的补充营养、护胃通便,还有不少实用的好处。比如秋葵的热量很低,每 100 克秋葵热量才 30 大卡左右,而且饱腹感强,想减肥的朋友把秋葵当晚餐的配菜,或者做成凉拌秋葵当零食,既能吃饱,又不用担心长胖。还有,秋葵里的钙含量也不低,比很多蔬菜都高,老人和小孩吃秋葵,还能帮着补钙,对骨骼健康有好处。
不过吃秋葵也有小技巧,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,还不影响口感。比如挑选秋葵的时候,要选嫩的,看长度,一般 10 厘米左右的最好,太长的就老了;
捏一下,有点弹性的是新鲜的,硬邦邦的可能放久了。处理秋葵的时候,不用削皮,把蒂去掉就行,而且别切太早,不然里面的黏液会流失,营养也会少一部分。烹饪的时候,炒秋葵别炒太久,大火快炒 3-5 分钟就行,炒老了就不好吃了;凉拌的话,先把秋葵焯水 1 分钟,捞出来过凉水,这样口感更脆,还能去掉表面的绒毛。
热门问题解答
秋葵黏糊糊的是不是坏了?
肯定不是坏了!秋葵里的黏液是它本身就有的,叫黏蛋白,是好东西,能护胃还能补充营养。要是觉得黏糊糊的不好吃,处理的时候可以用盐搓一下,或者焯水的时候加点醋,能减少黏液,但其实保留黏液吃,营养更全。
小孩不爱吃秋葵怎么办?
可以换种做法,别直接炒或者凉拌。比如把秋葵切碎,和鸡蛋液混在一起,做成秋葵鸡蛋饼,香香的,小孩一般都爱吃;或者把秋葵煮熟后,捣成泥,拌在米饭里,做成秋葵米饭,颜色好看,还能尝到淡淡的清香,小孩也容易接受。
秋葵能生吃吗?
不建议生吃。生秋葵表面可能有细菌,而且口感不好,发涩,还不好消化,吃了容易肚子不舒服。不管是新鲜秋葵还是放了几天的,都得做熟了再吃,焯水、爆炒、煮汤都行,做熟了不仅安全,营养也更容易被身体吸收。
大家平时吃秋葵最爱哪种做法呀?是凉拌秋葵,还是秋葵炒鸡蛋?有没有遇到过挑选秋葵挑到老的情况,或者有其他想了解的关于秋葵的问题,比如秋葵怎么保存能放得更久?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交流,让大家都能吃到新鲜又营养的秋葵!